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注三农

杜志雄:深化农村改革行动路径 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2025-01-14)

  • 发布时间:2025-01-14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梁栋飞)“清华三农论坛2025”在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作主旨演讲时表示,“十五五”深化农村改革的行动路径,应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找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建立健全深化农村改革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杜志雄表示,深化农村改革是夯实农业基础的关键路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我国“十四五”深化农村改革已取得多方面成就,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粮食综合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稳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谈及“十五五”深化农村改革行动路径,杜志雄提出了四方面重点:

一是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确保耕者有其田的永久性制度保障;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推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着力解放和提升农业生产力,高效推动新质生产力。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在系统谋划改革路径时,必须在明确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整体推进与局部突破的关系。整体推进是确保农村改革全面深化的前提,重点突破是解决制约发展核心问题的关键,要构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新模式。在坚持重大原则底线前提下,更应支持和鼓励基层创新。

三是建立健全深化农村改革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动力和勇气,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改革有效落实的关键;健全约束机制是确保改革措施有效落实的基础保障;要推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四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的广泛性、系统性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农村改革成果的巩固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要始终尊重和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抓紧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乡村治理。

据悉,“清华三农论坛2025”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为主题,旨在聚焦农村改革的具体措施与策略,探讨如何通过改革措施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

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