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关注三农
李扬:经济发展引擎将由工业化偏向城镇化(2010-12-16)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0-12-16 09:03:16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内容辑要: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城市化则方兴未艾。由此,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两者并举,并逐步向以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这种城镇化模式的转变影响深远,意味着未来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保持相当大的规模。未来规模投资引导我国经济总格局没有变化,但是投资领域将因城镇化模式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发展是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即解决温饱问题上起步的,因此工业化很自然的就成为一个在较长时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与此同时,虽然城镇化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这样的城镇化发展是由工业化引致的,可以将其称之为引致性的城镇化模式。
  对这样一种模式,国际国内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论,不少人将城镇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视为我国发展中的遗憾和缺陷。但笔者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认为这种模式是特定时期,我国发展道路的较好选择,使我国避免了像拉美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早出现大城市膨胀,以及各种各样的贫民窟遍地产生的社会弊端。
  当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先的引致性的城镇化模式所蕴含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开始日益暴露出来。
  首先,在过去的城镇化模式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并不谋求移民,成为城市居民。而由此,产生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我国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压力,也产生了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其次,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主要收入并不会留在城市里,而大多汇回农村,这就造成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第三,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往往除了吃穿等基本消费会在城市中进行,其他一些耐用消费品,如住房、医疗等消费活动仍主要发生在农村。
  所以,可以这样说,由工业化引致城镇化的发展,事实上是固化了我们城乡的分隔。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呈现不断升级态势。相反他们的消费结构,甚至表现出低级化、甚至出现了恩格尔系数逆转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使他们在城市里赚取了比过去更多收入,但是他们仍然延续着,甚至强化着原有的消费习惯。
  对于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话,其主要原因在于分散的农村,供应不能非常集中,存在规模不经济。而主要引发的后果,就是导致社会有效供应不足和价格过高。笔者曾做过统计,发现就消费价格而言,2001~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3%,城市只上涨18.4%,农村价格水平上涨幅度高于城市。
  不过,最近几年,我国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城镇化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尤其值得引起关注。分析发生的原因,其一是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其二则是由于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较大程度改善了就业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笔者认为,城镇化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预示着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我国正迎来一个转折点――从工业引导城镇化向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并逐步向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而这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的趋势。
  这种转折和趋势,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改革要求,而其中蕴含的发展动力、发展潜力更是巨大。可以这样说,城镇化将逐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例如,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工将从候鸟型流动转变为城市移民,这不仅需要制造业继续稳定发展,而且对城市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巨大需求。又如,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城乡差距,而新的人口流动格局会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对于改变我们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做出贡献。
  面对这样的转变和趋势,金融支持必不可少。不过,笔者认为,在从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过程中,投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格局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领域却会因城镇化模式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工业化主导的投资和城镇化主导的投资风险不同,商业可持续性不同,所需要的价格和收费的环境不同,需要的税收待遇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意味着投资资金性质在发生着改变。这就需要我国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性资本的比重,聚合各类资本,鼓励金融创新,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等。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