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关注三农
李启平 晏小敏 韩绍凤:盘活农村资源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2011-10-28)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1-10-28 08:56:52

 

 

        摘要:本文在分析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利用共同生产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盘活农村资源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创意农业的发展和建立碳汇交易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资源,农村居民,收入,机制创新

 

    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规模落后于城市,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不同视角的探讨,试图破解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困境。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规定,居民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类(见表1)。对农村居民来说,转移性收入属于外生收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力和二次分配制度,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的制约。特别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城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大大超过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这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工资性收入依赖于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对称,农村人口很难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短期内农村劳动力很难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由于农民工总体上知识水平低,缺乏工作技能,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在国有垄断企业就业的很少,农民工工资偏低,这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而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依赖于农村居民拥有的资源和资产的多少,居民的个人财产主要包括现金等金融资产和住房等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居民通过证券投资获取利息、股息和资本利得,也可以出租房屋获取租金收入,或通过房产交易获取更大的收益。反观农村,由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的住房和宅基地没有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交易,当然也无法实现增值。这样,工资性收入的差距再加上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二、盘活农村资源带动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理论分析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阶段,其实质是农业生产要素组合高度化。农业生产是人为过程与自然过程的统一,是人造资本与自然资本共同作用的过程。传统农业强调人造资本的稀缺性和对农业的改造作用,工业化为农业改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化肥、农药、农膜、生长素等人造资本的大量投入,提高了粮食单产;以现代农业装备代替人力投入,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这种生产方式致使有形的农产品在数量上得到保证,但无形的非物质产品却变得越来越稀缺,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现代农业强调多功能属性,多功能农业理论认为,农业不仅具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功能,而且具有环境保护、地面景观维护、就业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土涵养、文化传承等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农业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也生产地面景观、环境保护、农耕文化等非物质产品。因此,共同生产理论为重新认识农业的基础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农村的比较优势在于剩余劳动力多。但农村劳动力与农村资源要素结合不紧密,利用效率不高。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农村资源要素的作用,让资源要素变成生产要素,从而创造和增加农村非农就业数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大幅度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由于农业生产整合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使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更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优美结合,农村不仅是生产的场所,而且也是消费的场所。农业多功能的共同生产特点决定了农业在提供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必然会对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与农村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共同生产过程,既产生有形的经济作物,比如生产经营农作物,同时又发生无形的非经济的社会生态影响,比如农耕文化的形成、农业环境的维护或破坏。总之,农业多功能的共同生产特征决定了在没有特殊政策的干预下,经济主体的共同生产过程,既不能因为有正值的效益获得经济补偿,也不必承担有负值后果的相应成本。“,市场不能或很难对共同生产出来的公共物品进行价值度量,没有外来的干预,就不能建立价值补偿机制。

 

  农业在完成产品供给功能的同时,必然对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文化产生影响,这些影响通常超出了生产者所能控制的范围,对整个农村社区乃至国民经济产生作用。这些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保护和社会服务功能,构成了农业多功能的外部经济特征。农业外部性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取决于农业生产活动类型、经营模式、资源品种和资源利用方式等。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要求在原生态的环境下“吃好、玩好、住好”,为农村各种自然资源转换成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提供外在动力。农村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可以缓解贫困,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三、对策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生产要素流向农村的平台

 

  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属性,生产出来的非物质形态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引导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现代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收入。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传统农业相比,在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产生新的业态和分工。农产品加工营销产地化,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和升级,使其成为农产品加工、营销中心和乡村旅游的前沿基地。充实非农就业机会,转移农民就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三)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提升农村住房价值

 

  目前,农村居民花费大量资金在住房建设,这些房屋既花费农民大量的资金,也占用农村大量耕地。但农民很少能够享受到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政府应该创新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让农民在宅基地流转中享受到不动产转让的财富效应,同时制定农村住房出租制度,促进农村住房交易,这样可以盘活农民的固定资产,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

 

  (四)加强创意农业制度建设,促进产业融合

 

  创意农业整合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以创意为媒介,将农村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结合起来,提供创意农产品和创意农业服务,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产业附加值。发展创意农业有利于利用农村闲置的生产要素。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创意农业强调对地面景观、风土人情、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利用,将其开发利用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犹如“催化剂”,进入生产经营过程就会与其他生产要素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如,把文化要素投入发展观光旅游的农业园区,不但可以解决耕地稀缺、劳动力过剩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农业资源的价值,打造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建立低碳市场,促进农村碳汇交易。

 

  气候的变化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农村新业态的出现。如,二氧化碳排放的约束,致使二氧化碳成为可以交易的宝贵资源。在农村,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沉淀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森林碳汇和土壤碳汇,成为碳交易市场的对象,从没有经济价值的排放物转换成有经济价值的宝贵资源。通过碳汇培育、碳汇测算、碳汇管理、碳汇咨询和碳汇交易,创造一系列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新农村建设要充分释放农业的多重功能.新视野,2006,(7.

 

  [2]李俊岭.东北农业功能分区与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9.

 

        作者简介:李启平(1965-),男,湖南邵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