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关注三农
李佐军:张培刚教授的学术研究方法贡献(2012-06-20)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2-06-20 09:08:35

 

 

        非常感谢会议邀请,使我能再次回到母校与大家进行交流。首先谈谈我的一点感想,我是外地学生中回来次数比较多的一位,为什么乐于回来?因为我每次回来都能得到灵魂的洗礼。在这个比较浮躁的世界里,每次回到母校都让我再次思考如何做学问的问题,并认真学习张老做学问的精神和态度。

 

        下面我重点从张老的研究方法和态度来汇报我的看法。我认为,张老的贡献不仅仅是他那些具体的学术观点,更重要的是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选题。张老从我国当时贫穷落后的国情出发,选择了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张老也受到当时他老家湖北红安农村贫穷落后的影响,认为农民应该尽快脱贫致富,于是选择了农业与工业化这一重大主题进行研究。这种从社会需要出发选题来做研究,值得我们当今学者学习,张老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其次,选择综合性和本源性重大问题进行研究。社会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既有具体的小问题,也有综合性的重大问题。张老无疑选择了一个综合性的重大问题——农业国工业化进行研究。我们现在特别重视小题大做,这是必要的,是分工协作的需要。但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求所有人都去做小题研究,社会总还需要有一些人去做重大性、综合性、本源性问题研究。所以我不赞成我们老师要求所有学生都去研究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还是要允许并鼓励一部分较优秀的学生做一些综合性重大问题研究。现在学术界确实存在过分强调小题大做的问题,导致一些综合性重大问题没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张老的这种选题取向值得我们学习。

 

        再次,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社会科学离不开历史,经济学尤其如此。当今一些经济学研究确实陷入到单纯的数学逻辑中去了,缺乏历史的视角,因此形式好看,但没有实质内容。张老的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研究高度重视历史分析方法,他对英法德意美日等先行工业国的工业化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而其七十年前得出的结论现在看来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四,运用国际比较方法进行研究。工业化有不同的类型,不同国家的工业化应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张老在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时,就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而且,张老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站在全球视角下进行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研究。他的工业化理论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理论,同时也是先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理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业化理论,因而也特别适合进行国际比较研究。

 

        第五,将经济学研究方法与非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张老在创建新发展经济学时特别强调将经济学研究方法与非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即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他特别强调要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地理学等非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只有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才能将问题研究得深入而全面。

 

        第六,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张老经常强调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要指导实践,就要从实践中来。张老在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时就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在国内进行了长期深入的农村实地调研,出版了多部调研性专著。正因为有坚实的调查研究基础,因而才诞生了经典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第七,运用当时较前沿的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张老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认真学习了当时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如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区位分析方法等。因此,他在其博士论文中比较娴熟地运用了这些前沿研究方法,因而获得了当时经济学的认可和尊重。

 

        第八,持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建国前,张老的研究基本是围绕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展开的。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又重拾这一领域,始终围绕农业国工业化这根主线创建新型发展经济学。因此,在这一领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学术高度。这与当今许多学者不断变换研究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九,以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进行研究。这是张老最值得称道的学术态度,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理。由于有自己长期坚持的学术领域,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始终围绕自己的概念体系和逻辑结构展开研究,因而取得了不断深入的学术成果。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