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学术会议
2012-03-14:农村发展研究所双周学术交流午餐会(S2012-01)述要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2-03-28 09:15:32

 

201237日,农村发展研究所双周学术交流午餐会(S2012-01)在所会议室举行。本所博士后韩杨结合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做了主题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与纵向协作”的讲座。参会人员就其报告的核心内容“中国食品追溯体系纵向协作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蔬菜加工企业为例”和目前中国现存的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杜志雄副所长主持了本期学术报告会。本所研究人员、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等近70人参加了午餐会。

 

报告内容简要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爆发,例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疾病相继爆发和传播,二噁英、苏丹红、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凸现,促使各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虽然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正逐步提高,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仍不断凸现,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仍令人担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爆发和凸现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信心、制约着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是食品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食品追溯体系(food traceability system,简称“FTS”)作为披露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工具,利用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传递机制,弥补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主要针对单一行为主体内部的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控制的缺陷,将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衔接起来进行监控,增加了食品供应环节的透明度,有助于克服或缓解食品市场上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追溯体系根据跟踪和追溯的信息明确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责任人,从而准确、快速地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此,食品追溯体系作为既能够有效连接食品供应、流通环节,又有利于政府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监控的工具,成为各国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食品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实现跟踪与追溯在食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无缝链接,才能够确保追溯信息的完整和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这也是食品追溯体系建立的难点和重点。食品追溯体系内供给主体间的纵向协作是发达国家食品追溯体系常见的形式,也是安全食品供应链中常见的一种产业治理形式。201010月中国商务部、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将在全国范围内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这预示着中国政府将逐渐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食品自身的特征与追溯体系的功能决定了食品追溯体系的实施更依赖于食品生产者即农户和生产加工企业的行为。然而,食品产业内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还未能解决所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方面,在中国分散且小规模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低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与农民文化素质决定了食品追溯体系从生产源头溯源难度大;另一方面,分散且小规模生产、加工、经营和销售的食品行业状况,也决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食品追溯体系所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难度大。因此,只依靠分散、小规模的农户或者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宏观政策的接受方遵守各项标准、法规等,显然不行,而探索通过一定的中介组织,推行产业内的纵向协作带动农户实施食品追溯体系,就成为一种必然。那么,在食品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分散、小规模的农户间将采取怎样的协作方式与协作关系才能确保信息有效连接,从而保证食品追溯体系的有效实施?哪些因素影响这种协作方式与协作关系?这些已经成为实施食品追溯体系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迫切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报告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利用以北京80家和山东寿光32家已建立、实施追溯体系的蔬菜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方法,对蔬菜加工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动机、瓶颈、上下游纵向协作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报告人研究发现:第一,确保食品原料质量安全、获取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受到市场利益驱动以及明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是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主要动机。因此,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直接受企业自身、政府政策与市场推动的影响。同时,企业将追溯体系作为一种竞争手段,以实现与同类非可追溯蔬菜的差异化营销策略;相对于传统市场而言,出口市场、国内超市、食品专营店和以高端餐饮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对可追溯蔬菜需求较大。第二,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主要瓶颈是:企业资金缺乏、实施追溯体系成本较高、追溯源头控制难、散户质量安全意识薄弱、上游供应方的食品质量不达标以及高价卖给第三方的普遍机会主义行为等,是目前企业实施追溯体系及企业对供应链上游实施高效管理的主要障碍。第三,纵向一体化是企业认为实施追溯体系最理想的纵向协作形式。但是,为规避市场需求波动引起的价格风险和分散农户的违约风险,企业会选择多元的原料供应渠道,企业愿意选择与有规模、有组织的蔬菜合作社、规模大户协作。第四,企业在实施追溯体系过程中选择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协作、与规模大户协作还是与散户协作的形式,取决于企业规模、是否注册合作社、是否拥有自有基地雇佣工人种植、可追溯蔬菜相对于同类非可追溯蔬菜的溢价比例、可追溯蔬菜的价格波动程度、企业对供应链上游的支持、企业对供应链上游的违约惩罚、供应链上游履行协议的情况等因素。

 

讨论

 

在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对其报告中涉及到的多个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诸如针对追溯体系的概念界定、研究内容所属的食品、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多学科交叉领域问题、研究范畴与假说问题、食品安全、责任界定与追溯体系的关系、不同蔬菜加工企业实施追溯体系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动机与影响因素的差异化问题、由于不同食品质量安全属性差异造成的不同食品产业(粮食、油、肉、蛋、奶、水果和蔬菜等)在实施追溯体系的差异化问题、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食品企业的诚信问题、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同时,此次参会的中青年研究人员也针对目前应用经济学领域实证调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经济数理模型的运用、假说的设定、变量选择受限于调查问卷的设计,而问卷的设计又受到课题的经费、渠道等条件的影响问题;实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