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0日,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暨林牧渔草业转型升级与“十五五”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农学院主办,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乡村振兴研究基地承办。大会主旨报告采用现场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50余所高校与科研单位及70余家企业的学者和行业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刘长全主持开幕式。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刘长全主持开幕式
魏后凯指出,加快林牧渔草业转型升级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国家总体现代化格局中统筹把握,与“十五五”规划深度融合,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他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产业层面,林草业需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产业与生态保护统筹、数智化发展;畜牧业要强化遗传资源保护、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渔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拓展生产空间。他要求,学会要持续搭建交流平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理论智慧和政策建议,专家学者要深入研讨产业发展规律,为转型升级和“十五五”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魏后凯致辞
段留生指出,农林牧渔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亿万农民福祉和乡村全面振兴。北京农学院70年来始终与国家农林事业同频共振,通过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拓宽支农助农服务网络、创新乡村振兴服务模式等举措,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中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希望通过此次学术年会,进一步加强农林牧渔业等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协同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政策研究,提升战略咨询服务效能。深化新农科建设改革,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他号召,要聚焦农林事业发展需求,凝聚智慧力量,为推动中国林牧渔草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段留生致辞
大会主旨报告上半场由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芳主持,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国家林草局原总经济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全国畜牧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魏宏阳分别就“中国农村发展‘十四五’评价与‘十五五’展望”、“提升林草碳汇能力,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形势与任务”作主旨报告。
刘芳主持上半场
魏后凯作报告
杨超作报告
魏宏阳作报告
主旨报告下半场由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术坤主持,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季焜,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晓明,北京农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曹志军分别就“全球背景和国情农情下的中国农业强国之路”、“蛋鸡产业绿色发展探索—晓鸣股份的发展实践与经验”、“基于‘牛精英计划’的新时代畜牧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示范”作主旨报告。
王术坤主持下半场
黄季焜作报告
魏晓鸣作报告
曹志军作报告
会议还设置了畜牧业经济与政策论坛、林业经济专题论坛、养殖业专家论坛、草业经济论坛、都市农林业论坛、农村经济学前沿论坛、牛业发展与全产业链数智赋能、留学生专场论坛、硕博生论坛一、硕博生论坛二等十个分论坛,各领域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积极参与,相关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畜牧业经济与政策论坛
林业经济专题论坛
养殖业专家论坛
草业经济专题论坛
都市农林业论坛
农村经济学前沿论坛
牛业发展与全产业链数智赋能论坛
留学生专场论坛
硕博生论坛一
硕博生论坛二
此外,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第五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六次理事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也在此次年会中召开。
(供稿: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