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2009年“土地流转制度与村庄建设”论坛召开(2009-12-25)
作 者:      发布时间: 2009-12-25 08:17:08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09年第二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论坛农地流转制度与村庄建设研讨会与20091219在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泓楼举行,发言如下:

 

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飞主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飞,非常荣幸受本次论坛主办方的委托,由我来主持今天的开幕式,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09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农地流转制度与村庄建设,在这里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研究农村问题的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开幕式的各位嘉宾,他们是:浙江师范大学工商学院副院长、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王景新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车裕斌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陈小君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赵曼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鲁可荣,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邓大才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麻勇爱,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董富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丁文教授,青海省委党校乔军教授,西北政法大学韩松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陈传法教授,江西九江学院郭继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系孟令志主任,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中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汪军民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唐义虎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袁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研究》编辑、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耿卓研究员,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下面有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中华教授致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张中华致辞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首先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情况向各位专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00年由原来的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两所学校组建而成,这两所学校的前身都是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成立于解放前夕,是由原中南局刘伯承创立的,创立的时候是在河南的宝通县,当时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即将由革命转向建设,需要大量的财经政法人才,所以中央就决定由中南局创办这所学校,随着解放大军南下,学校就由河南迁到武汉,到武汉后,我们一直在这里办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合校以后这9年多的时间,学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学校在校生规模,本科生是2万多人,硕士博士生是5000多人,有8大学科,法学、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哲学、信息、新闻等等;学校的土地面积,这个校区有2000多亩,其中校内南湖有180亩,可能在中国高校里算是最大的,是一个天然湖,除了这个小湖以外,旁边还有一个大湖,我们陈校长说这是一个园林式的校园,空气也特别好,到盛夏的时候,武汉的最高气温达到40多度,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43度,但是这个地方比市区至少低2度,到冬天这边稍微冷一点,而今天出了这么大的太阳,对今天开这次会议也特别好,除了这个校区以外,在首义还有一个校区,就是原来的财经大学所在地,那里有200多亩,把所有的地加在一起有3000多亩。学校最近也盖了很多新的建筑,像新的图书馆、新的体育场,特别是体育场,我们的大体育场可以容纳3万人,同时有3万人可以观看,这在高校中是很少见的,我们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也是和教育部的支持分不开的。

在学科建设方面,合校后,学校发展非常快,特别是法学,法学在合校之初当时只有硕士授权,合校以后取得了民商法第一个博士示范点,随后又取得了法学一级学科的博士授权,所有的法学都可以招收博士,随后我们也取得了博士后的招生权,而且我们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也成为国家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这些年来法学的博士们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学、为社会服务以及发展国际交流,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像科研成果,我们陈校长主持的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是国家教育部的重要课题。我们陈校长领导的团队深入到中国的很多地区,到农村、基层进行非常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在这个团队的影响之下,我们除法学以外的教师,还有几支队伍也是研究农村问题的,比如说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这支队伍现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他们首先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后来研究了农村医疗保险,他们的成果受到了国务院、财政部、社保部的高度重视,包括这次国家医疗改革方案,他们也是参与的研究单位之一。

另外,工商管理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系,也有一批教授在研究农村问题,包括农村土地问题,像陈池波老师所领衔的一个团队,主要是研究农村的投入问题,包括农村的负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还有丁士军教授带领的研究贫困农户问题的研究团队。这几支研究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都向陈教授学习,注重田野调查,现在的采集样本数量很多,我曾经看过他们在农户调查的资料和图片。因为管财务的时候他们要报账,我就问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他们给我看了一些资料,我看了非常感动。他们和农民在破旧的房子里,坐在陈旧的老式座椅上和农民谈心,有的还给钱,一个小时多少钱,一天多少钱,给农民补偿,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对中国农村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在这个领域里,还是大有用武之地,因为中国毕竟正处在工业化过程当中,大多数人还在农村里,中国也正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国要转变发展方式,这个转变就是要由内需和外需的拉动转为以内需为主,而内需最根本的是在于农村,农村这篇文章做不好,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中国农民的致富、小康,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整个小康社会的实现,因为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这块是需要有更多人去研究的,所以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本次会议的召开,我想有各位专家来传经送宝,和陈校长的团队一起切磋,我想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我们之所以在过去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是得益于在座的各位专家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衷心的希望各位专家多到这里走走,和我们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多给我们一些帮助,让我们把中国的农村问题研究得更深入,更好,取得更好的成果。谢谢大家。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学院副院长、农村研究中心主任 王景新致辞

尊敬的张中华副校长,各位硕士、博士,我们非常荣幸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地法律研究中心进行紧密的合作,浙江师范大学是一个省办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有57年,年代有一些久了,我们是个师范大学,在农村方面的研究比较晚,大概也只有六、七历史。非常感谢陈小君教授对我们学校的关注,最开始我们进行研究后,两个学校的交流也多了一些,我们在这两年交往比较频繁,在今年6月份我们学校也办过类似的论坛,两个机构在交流当中收到了很多不错的效果,我们不是专门的法律研究机构,而主要是从土地制度变迁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以此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问题,从经济制度的变迁角度来讲,我们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获益非常多,经济学和法学的交流,对这个课题也会起到某些开拓思路和开拓视野的作用,我非常感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能给我们这个交流的平台和机制,也希望这个交流平台可以长期持续下去,在当今学术交流整合中起到作用,也欢迎各位同仁参加我们的活动,今天的会议,我们虽然也是主办单位之一,但我们是坐享会议的成果,都是陈校长他们这个团队在忙,也谢谢大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陈小君致辞

尊敬的张校长、尊敬的景新教授、大才教授以及各位教授领衔带队参加论坛的各位教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欣慰在武汉接待大家,特别是隆冬时节,外面这么冷,但是我想会议和会场以及我们的心都是非常暖和的,感觉热乎乎的。这次会议是在今年的619号(当时在浙江师范大学,我们和王老师两个中心,我们是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在浙江师范大学进行研讨后,商量在今年进行第一次研讨的一个继续。刚才张校长就学校的情况作了很多的介绍,我在这里也代表中心对整个机构以及这几年做的研究向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我们这个中心的成立是在2002年,当时还是张校长批的,研究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问题是在2001年开始,正式的研究是2001年,是在合校的第二年,我们在研究《物权法》的问题当中发现不动产中的土地问题是大问题,土地问题又以农村问题为重,比较突出,所以我们这个中心当时在01年,大家就主动开展研究这个问题,收集各方面的资料,02年成立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制度的调研,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7轮大规模全国的调研,最多的一年是12个省。现在我们拿到了将近有6000多个直接对农户的样本,可以说我们得到了很多地方机构,特别是农民兄弟的支持,令我们非常感动,三农中国中国三农,这是一个难题,记得毛泽东曾经讲过,中国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农民问题,三农问题,三农也只有一个,就是农民,但是农民在哪里,首先在乡村,在村庄里面,其次他依托什么,他没有别的什么期待,他只有土地。城里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身份、证件,各种各样的政策都可以惠及到城里人,农民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去了以后,就发现中国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农村跟农村的差距如此之大,我们的立法作为在哪里?立法该作何为,很困惑,有时候也很羞愧,我们当中都是学法律的,但是我们做了什么,甚至于有时候立法出台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闻不问,出台后指手划脚。后来我要求中心的老师和学生对任何一个法律的出台,一定要讲话,如果不讲话,没有权力对它指手划脚。对于农村土地的研究,对这个制度的研究,我们要有自己的声音,所以这几年我们除了做调查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深度的研究,越研究,我们感觉到很多话越来越不好讲,原来自以为的是什么,原来不是那么回事,你自己以为这个结论是这样的,拿去检验却不是那样的,这里有很多问题都是如此。今天一天的研讨当中,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研究成果,我自己认为虽已有8年的时间,但依然是肤浅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依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家已经把它完全当成了一个社会良知的试点,这是一个社会良知的问题。那么这次会议是衔接上一次会议。上一次会议老师他们那个地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准备得非常圆满,除了他们大学,还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土地改革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的教授来参会和我们一起探讨。上次我们坐享了他们的成果,我们这次只不过是尽个义务而已,上次研讨的题目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土地制度的法律立法,我们这次研究商量准备再进一步深入探讨,更生动一些,我们把问题集结到现在比较流行的,也可以说比较热议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土地流转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刚好我们在今年暑期的时候,也就是从王老师那儿离开后,又进行了四省八县的调查,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觉到,农村的土地流转也好,农民的利益也好,和所在地的村庄建设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又把老师做了很多年的比较深度的研究,有关乡村建设问题的研究拿过来借鉴。从过去的借鉴,到今天的创新。现在我们把题目在今天也拿出来进行交流,通过土地流转制度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最近国家有一个社科基金项目叫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非常的巧,我们当时确定了一个关于这种有效实现形式的法学的研究,老师学校做了经济学的研究,因为他们是做村庄建设研究的。非常荣幸,之后我们到北京进行了答辩。虽然现在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但是我们对这个问题开始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困惑,我想通过今天这样的互动,流转制度和村庄建设,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的答案,我非常赞成张校长所说的,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机会。

我在这里还想特别说一句,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以徐勇教授为代表的,还有丁文教授,他也是学法学的)他们也进入到这个中心,参与了百村农村问题调研,我们对这个情况也非常了解,另外还有来自青海省委党校的乔军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韩松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的陈传法教授,还有九江大学的郭继教授等其他学校的学者。特别是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他们是国家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就在我们学校的附近,给我们做出了活生生的榜样,我们始终以他们为榜样,这次我们特地邀请到了他们参会,我想也代表两家研究中心表示对国家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的敬仰,我们向你们学习,非常非常感谢,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