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 学术峰会(2008-03-25)
作 者:      发布时间: 2008-03-25 10:20:28

 实录:农产品供求与通货膨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毅夫]: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多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包括欧洲,对农产品的补贴,使得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过剩,导致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受到抑制。对农业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国家的农业是一个很大的伤害。但是,从去年以来,由于供给和需求情况的变化,终于,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对于研究农业政策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好的消息。可是因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出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高潮,使得一些低收入的人的生活受到威胁。这种状况变成一个很新的问题,到底国际农产品的供给需求会怎么样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怎样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有五位在农业生产政策的专家学者,给我们作一个分析和报告。这五位学者: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长乔驰·冯·布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国际上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公司嘉吉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国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博士。

  按照会议的安排,每个人发言的时间是8分钟。现在邀请乔驰·冯·布朗先生发言。

  [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长 乔驰·冯·布朗]:谢谢林毅夫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农业总是一个令人比较头疼的行业。目前,农业这个行业不仅比较混乱,而且在这方面的贸易也得到了扭曲,特别是价格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食品价格已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农业的供给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生产这个环节,我们看到能源价格的上升,能源价格的上升不仅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由于农业生产和能源消耗的紧密关系,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竞争局面更加剧烈了,而且在生产环节,我们看到在农业方面没有足够的公共部门的投资。这样的缺失,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了。在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投入,来增加农业的投资。

  在需求这一块,我们看到收入的增加,导致需求的增长。中国、印度和其它的一些国家,在收入增长方面非常显著,而且他们收入的增长也使得需求增加,使得供给也进一步得到增加。整个世界对于农业价格的周期性升降已经习以为常。在过去的50年中都是这样,大家可以看到,有增加,有减少,而且有一些比较显著的波动。这样的一种局面,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长,我们看到整体的趋势已经往上走。

  从未来来看,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我们发现,会有一个长期价格的变化。这个价格变化会因为能源价格的增加,在需求这一块有两块市场:一块是传统的谷物产品价格的市场,另外一块是高产出的产品市场。在基础农业这一块,由于一些生物燃料、生物甲醇这方面的项目,使得农业生产的资料得到一部分的转移。另外一块,在减少碳排放这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压力,特别是在《京都议定书》签订后,我们认为在碳储存这方面的工作,或会使农业生产的环境变得更有竞争性,而且也使得我们更多地考虑如何采取创新的方法增加农业生产。所以大家可以总结一下:

  第一方面是收入增长。第二方面是生物燃料。第三方面是没有很好的应对技术。第四方面是谷物的储存量、库存下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第五方面是生产方面的变化。第六方面是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我们也对中国食品消费的增加进行了分析,根据我们的一位专家分析,过去几年中,由于高产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持,所以,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比较高的增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每单位产量的水和生产资料的用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所以,在中国我们发现有一些变化,而且中国许多新技术也在农业方面得到了应用。这也对整个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影响。

  再来看看生物燃料这一块。我们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为止,玉米的价格可能会增加20%。而且,由于美国新的能源政策的出台,我相信这样一个价格的增长会更快。另外一个就是能源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业行业的冲击,在这方面,我们特别要来关注一下那些贫困人口。原来基本上我们都是看宏观经济,而不是看收入阶层具体的影响,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这样做,有超过10亿的人民,目前生活在每人一美元这样的水平之下。对于人均一美元的家庭来说,如果食品上涨50%,这就意味着他们的预算要缩水30%。这对他们有怎样的影响呢?会导致他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或者更加不合理。他们这样的消费结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家就会考虑这些价格因素消失了,这些影响也会随之消失吗?实际上营养不够健康的饮食,不停地在影响贫困人群,特别是贫困人群的孩子,这种影响会对他们终身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个情况正在发生。由于人体发展的过程,所以这些影响会长期存在。

  最后,我有四方面建议,希望中国能够采纳。首先,发达国家要消除贸易壁垒。同时停止对那些生物燃料的补贴。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增加一些新的市场机制,使得这些农产品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和销售。所以,也就是说,要使得销售和交易更加有效,而不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进出口国家都必须有他们相应的一些行动,比如抑制过渡增长,促进国内的需求。所有这些计划都是为了使那些贫困人民得到更好的照顾。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活动。比如说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和国家研究机构对农业科技的研发会进一步增加投入,使得全球农业生产对价格会有更多的敏感性,同时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和照顾贫困群体的生活。

  在近期,我们要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和建立一套更加广泛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一些就业和其它方面的营养计划,增加对贫困人民的保护。谢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就这个专题谈一下我的看法。全世界的农产品市场正在经历着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剧烈的一个变化。我想中国也不例外。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农产品价格、食品价格也大幅度上涨。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过去30年,中国有三次通货膨胀的高峰,这三次高峰都与食品价格的上涨并存的。2007年,我们的CPI上涨了4.8%,食品价格的贡献高达93%1994年那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幅度高达21.7%,食品价格的贡献高达60%1988年,我们的通货膨胀也非常严重,食品价格也是占到了很高的比重。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归纳国内很多研究的结论,可以说有这么几点看法:第一,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后,食品的价格、非食品的价格,包括服务的价格是不是同步上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总的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这个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总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这个格局在消费品市场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从宏观经济的全局通盘考虑我们的货币政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说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迄今为止,没有看到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中国这三次通货膨胀的高峰根源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刚才乔驰·冯·布朗先生谈了很多的判断,对中国也是适用的,中国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的增长。过去十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9000万,超过了德国的总人口。中国现在城镇居民肉类的消费,人均大约在40公斤,农村只有19公斤。中国人比较合理的一种肉的消费,每年大约在4050公斤。所以肉的消费还是在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我们的谷物消费、我们的粮食消费压力最大,在过去十年是饲料年,但是未来,更大的压力是来自非饲料粮食加工业需求的持续增长。

  由于人口的增长,由于收入的提高,由于城市化的推进。讲到城市化,过去十年,我们的城镇人口增加了两亿人,所以,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压力是持续的。但是,中国农产品的供给的增长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是非常严峻的,耕地越来越少,我们的水资源短缺比耕地的短缺更为严重。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我们的干旱、洪涝灾害、重大的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是逐步加重的。

  所以中国目前农产品供和求的平衡是偏紧的。现在我们的小麦、大米供求基本可以平衡。但是我们的玉米供求的平衡正在打破。中国的燃料乙醇,中国对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是严格控制的,不像美国等其他国家有那么宽松的政策。我们的玉米用于加工乙醇的,去年只有360万吨,只占我们玉米总产量的2%。但是,我们的大豆进口,1994年占国内需求量的比重只有1.23%,我们去年已经接近70%。中国人均每年消费食用油16公斤,每个中国人吃的进口的油人均是11公斤左右,70%的油靠进口。汽车用的油还不如人吃的油进口的多。我们的棉花进口量已经占到全球贸易量的一半。

  所以中国的农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被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比较高的阶段。中国加入WTO以来,我们的谷物进口是大幅度下降,我们的谷物是可以自给的,但是其他的农产品,我们进口这些农产品,相当于从国外使用了相当于在国外用了30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目前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对中国的价格上涨,我们也做过一些分析,和1994年那次价格上涨最大的不同,这次是从生猪开始的,不是从粮食开始,这次上涨还是恢复性的,它与农业的周期波动有关,更重要的它受国际市场的传导,我们大豆和植物油的市场已经完全国际化。所以全球的农产品价格正在整体上攀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也不例外。

  刚才乔驰·冯·布朗先生也作了很好的分析。所以从政策上来讲,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种价格上涨。我们要保障农民能够从上涨中真正得到实惠。中国改革过去30年,农民收入增长最好的时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时期,都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期。相反,农业一出问题,肯定是农产品价格非常低迷的时期。

  中国历来强调要保持比较高的谷物的自给率,为什么?中国每年消费的谷物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我们是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以上。所以,中国国内小麦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的稻谷更要自给,但是,我们这两个产品不能够依赖进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最不确定的是玉米,现在经济学家很难对玉米做判断。如果中国放开对玉米加工业的限制,我想中国有能力进口三四千万斤的玉米,但是从哪买这么多玉米呢?这样对国际的谷物市场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所以中国的农业要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但是是选择性的。这样有助于我们采取复合农业多样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但是在谷物政策上,我想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我们强调立足于自给,当然不是完全的自给自足,这样做只会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安全状况,会增加世界粮食贸易中的稳定因素。

  最后,我想中国在保障谷物安全方面,我们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的粮食已经连续四年增产,所以,中国这四年,过去几年没有进口谷物,这是对世界粮食稳定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中国采取了直接补贴、价格支持,特别是在良种的使用、农田水利、机械化、农业技术推广方面采取的一些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谢谢大家。

  [林毅夫]:下一个发言人是嘉吉公司董事长彭国瑞先生。

  [嘉吉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国瑞]:首先我想介绍一下嘉吉在粮食和农业产业的投入。我们在中国20个省都有工厂。有4400多名员工,我们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中国现在在全球农产品的供应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也是世界上53%大豆的交易国。中国在过去十年里是粮食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所发生的各种情况都对于全球市场带来的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到了我们对北美、拉丁美洲、黑海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

  乔驰·冯·布朗先生刚才已经谈到了食品通货膨胀背后的一些因素,我想再补充几点。首先大家都同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原来的贫穷人口的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们也要消费更多的农产品。另外一个原因是有生物科技和其他的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对于像玉米这样的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提高了,因为很多玉米被用来制造生物燃料。另一个原因,现在全球粮食的存量大大减少了,这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在今后这个存量也许还会继续下降。第四点原因是由于现在全球贸易的发展,比如对于煤炭和石油需求的增长,造成国际运输能力的紧张。远洋运输的运费也大大提高了,这也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上升。第五点原因,在过去一年里,政府的一些决策,特别是政府的干预,比如说对阿根廷和乌克兰的大豆进口的干预,都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变化。而且有一些国家的局势使得农产品的供应有所减少。

  现在我们全球面临一种情况,就是没有更多新的耕地可以被用来种植农作物。这也造成了农产品供应的减少。我想强调一点,前几天我见到了很多在中国的农业专家,我也和一些新闻界的朋友见了面,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我感受到现在整个世界上似乎都面临一种粮食短缺的情况。但是我认为,这并不一定反映了现实的状况。尽管现在全球的农业资源非常紧张,但是,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土地开发商以及科研人员都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先生也谈到了中国人民现在的消费习惯的改变,比如现在中国人开始消费更多的肉类、更多的糖类,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将会导致在饲料方面需要两亿吨的额外农产品。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更好的对土地的使用,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并且引入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

  现在全球的农产品市场处于一种波动的状况,如果我们考虑一下,在过去的几年里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也使得对于农产品消费的需求改变,也造成了农业市场的波动,要改善这种状况,应该怎么做呢?首先中国应该尽量实现农产品的自给。第二点,需要更多的开发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第三点,要尽快完成多哈回合谈判,达成农业协定,建立全球统一的产品安全的标准。第四点,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使市场发挥调节的作用。第五点,要鼓励对农业产品和农业科技的投入。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现在并且今后一段时间还继续是全球粮食体系的一个有效的推动者。我相信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也能够使得中国在农产品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人口仍然在不断上升,而且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地改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以保障粮食的充分供应。

  [林毅夫]:下面一位演讲的是马晓河先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早上好。我在发言之前首先提两个问题。从总量上看,中国连续四年粮食丰收,总量供给在增加,为什么农产品价格会涨?按照经济学理论,供给增加,价格可能不会上涨,为什么这次大幅上涨?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从结构上讲,这次农产品主要是猪肉、油先涨,为什么它涨,它是由于减产涨的,其他农产品都丰收了,为什么大家一起涨,结构上总量都涨,什么原因?

  第三个问题,有人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占了CPI90%以上,所以这次通胀是由农产品价格引起的。对不对?请大家思考一下。

  从200611月以来,中国的CPI就“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不断地上升。目前没有看到点。在CPI里面,食品价格是非常突出的,到了2月底达到了23.3%,在23.3%里面,畜牧产品最高。从这一次农产品价格上涨特点看,有几个特点需要引起注意。首先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是从部分农产品价格开始,后来由点到面,全面扩张。特别重要的是,在去年8月份以前,中国还有水果产品是负增长,突然到9月份以后,水果也成了正增长。什么原因?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这次农产品价格从低到高持续上涨,上涨幅度越来越大。

  第三个特点,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在地区上带有广泛性,也有差别性。而且这次凡是农村,农产品价格上涨比城市还高,所以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年春节,安徽的民工背着北京的猪肉到安徽农村去消费。什么原因?怎么看待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当前理论界、决策界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决策界、理论界认为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到底怎么样?我觉得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综合因素,是一种内外因素引起的。

  首先是货币。货币持续发行,超过了经济需要,使得货币供给和农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人说,你这个不对。我告诉大家,我通过研究,在体制改革之前,或者改革初期和现在,货币的传导机制和目前发生变化。过去,农产品是统购统销,一旦政府决定涨价,这时候央行必须发行相等的货币给它配套,这时候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引起货币发行。现在不是这样,现在货币发行不是根据农产品价格上涨发行,货币发行是根据投资,根据外汇储备多少来发行。所以,这种情况下,货币发行出现以后,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现在是100%的是由市场定。所以,货币流进国内以后,人民币马上会形成一种溢出效应,使得“货币篮子”和“食品篮子”的比例发生变化。所以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我认为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个很大因素是货币效应。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系。大家知道,经济发展周期有两个:上升阶段繁荣期、下降阶段收缩期。在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农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时候会产生蛛网效应,就是需求每超过供给的1%,它的价格上涨都是1%,是一种放大效应。三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与中国的高增长阶段有关。一旦高增长完成以后,到了低谷阶段,或者收缩期,农产品价格准跌。所以,这个因素,请各位引起注意。

  第三个原因,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是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大家看看这一个表,我们做了一个统计。表上的六类农产品价格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涨幅非常大。三种粮食费用总成本上涨了18%,其中土地租金上涨最快,就是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因素里面土地租金上涨最快,其次是物质因素。包括蔬菜、油料、棉花都是一样。养猪的成本上升,是属于物质费用增加引起的。

  第四个原因,国际农产品价格行情的上涨,增加了中国国内农产品的预期。因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是两种影响:第一是直接影响,比如说油料、大豆、棉花,这种直接会顺着产业链、加工链影响它的价格。预期影响是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叫生产商、经销商都会产生影响。所以这样的话,就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影响上涨。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我认为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内因素。国际因素是辅助的。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下一步农产品价格走势是怎样的。我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要想降下来非常难。为什么难呢?首先,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宏观调控总需求向下调,会对农产品向下走产生有利的影响,但是我告诉各位,这种因素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作用非常小。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今后几个因素是很重要的。第一,成本在上升。最近化肥价格,尿素70%上涨了,复合肥上涨了40%。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流动性过剩,特别是石油弹性高的,弹性低的产品就这样。所以今后几个月,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延续上涨趋势。怎么办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两方面治理。第一增加供给,第二控制需求。但是我最后要强调一点,农产品价格不能过度限制,不能过度的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次有人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没有获益,错了,我做过调查,一头猪180斤,上涨的收益是600块钱,其中成本150块钱,农民获益450块钱。

  [林毅夫]:非常感谢对中国农产品价格走势做的分析。下面有请黄季焜博士。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感谢林毅夫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讨论目前中国以及全球最为关心的食品价格和通货膨胀。我今天想讲五个问题。

  第一,我不认为中国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

  第二,上涨原因在哪里?用中国的情况去讲上涨原因是讲不清楚的。为什么?因为物价上涨不只是在中国上涨,我们看到印度尼西亚他们比中国上涨得还要高。要了解全球物价是怎么变动的。有些人是和食品供求出口引起的,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物价上涨在几个月里涨上去了,食品不可能几个月内发生突变。去年,是玉米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中国也一样,中国谷物的增长在过去几年,一直在上升。去年达到了最高记录。什么原因引起的物质上涨?能源价格高升。为什么?我们做了一些分析,我们认为,全球食物增长有这么几块原因,能源因为对玉米有这样的需求同时引起它的价格上涨,能源价格提高,燃料价格也提高,玉米价格也提高。这些因素都是引起整个价格因素的提高。

  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有三分之二的食物是从国际进口的。

  第三个问题,我想讲未来趋势是什么?刚才讨论了短期的影响全球食物价格的趋势和中国价格的趋势是什么。当然背后是因为能源的价格。我觉得未来还会保持很高的价格。我们看到生物能源发展,从20052007年,使食物价格有很大的提高,这只是刚刚开始。美国、欧洲、印度,包括中国未来的生物能源发展情况,美国计划到2017年,它的生产量要比2006年高66倍,现在我们来看,美国对全球价格的影响已经起到了。如果提高66倍、67倍,未来影响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认为它将会改变整个农业的发展趋势。过去100多年,粮食价格、食品价格都是下降的。最近几年,一开始是上升的。我相信下降的可能性已经不可能了,未来可能进入生物质能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是农业发展的真正时代,价格会不断上升。

  总的结论就是说,全球价格会很高,中国会不会下降下来?我说不会的。中国在现在的情况下,不可能控制全球市场的价格,很多情况下是接受全球市场的价格。中国大部分产品,像大豆一样,国内价格跟着国际市场价格走。但是粮食价格在今后一两年内面临最大的价格压力。2007年初的时候,我们和国际市场价格是一致的,但是国家下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现在出台了一些不允许粮食出口政策,这样使得粮食价格从200789月开始突变,甚至下降。但是国际市场小麦显著上升,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是中国的两倍。目前这种差价还能不能保持下去?我非常担心。因为相差两倍价格,相当于减少农民的积极性,导致明年的压力更大,这为我们下一步粮食突然进行涨价,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除了粮食价格,还有猪肉价格,我相信猪肉价格已经涨到顶点了,农民根据价格上涨作出反应了,价格上涨在这两个月已经开始平缓下降了,我相信以后还会下降。农产品价格的效果如何,为什么控制它?我想它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提高农民收入,化解城乡之间差距扩大,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它对城乡的中低收入者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此我提出几条建议:第一,目前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的,不是完全通货膨胀,我认为货币汇率的宏观政策手段对控制粮食价格起不了很大作用。第二,允许粮食价格在适当范围上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三,控制食品价格上涨和保障粮食安全对根本的措施是增加政府和社会对提高农业生产里投入,特别是对科技、灌溉等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等的投入。第四,建立和强化诚信社会保障性,支持和维护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加大对他们的收入转移。包括临时的食品价格补贴,缓解物价上涨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

  [林毅夫]:为了节约时间,现在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您先提出来,我们再来找演讲者做出回应。

  [提问]:第一个问题,刚才几位都讲了很多的粮食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而且部长先生和几位先生都说了很多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我觉得这里是不是存在一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货币的问题考虑进去,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和石油价格有关,生物能源工业用粮也和石油价格有关,石油价格的上涨目前并不是供需关系存在的,是不是要把货币、美元走软,全球流动性流动性过大的问题考虑进去,至少是在短期引起通胀的原因。

  [提问]:第二个问题,我有一个问题问乔驰·冯·布朗先生的,美国和欧盟现在针对自己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补贴。今天,全球粮价高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减少他们对农业的补贴。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粮食产量将会增加,这样也会缓解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您认为美国或者欧盟是不是应当部分或者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问]:我想农业市场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的扭曲和政策的补贴受到的影响,同时我们看到有一些包括土地和水的使用,在定价方面还不是特别的好,包括二氧化碳碳的排放以及水的定价并不是很合理,如果合理,他会对整个生物能源以及整个农业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政府来讲,如果采取这样的措施的话,重新调整这些基本的供给,定价会不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或减缓农业市场的粮价的补贴?

  [林毅夫]:现在请台上的发言人对第一个问题做出回应,就是对美元走软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乔驰·冯·布朗]:实际上我想我同意最后一位演讲人的说法,现在是结构性的上涨,主要是一些小的农场和农民,进行小规模的生产,他们可能对市场上的高收入,包括生物能源发展,以及需求不断增加回应比较慢,美国和欧洲对他们的农业进行了一定补贴。实际上,已经给出了这些比较高的参考价格,我们现在看到是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这样的一个收入转移的过程。比如说,他们设立了一些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可能来得有一些太迟了,也就是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回应的速度过慢,使现在这个问题和危机变得更加严重了。

  第三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是对农业和相关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定价的问题。我觉得,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进一步改善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因为农业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大概和全球运输行业的贡献是一样的。大家一方面谈到使用汽油的汽车排放二氧化碳的情况,却很少关注农业对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比例。所以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去思考如何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但是可能会把定价提高一些,比如提高到2040或者50美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做出一些牺牲,比如说退耕还林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土地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因此我们需要平衡的机制。像我们现在在能源行业所做的一样,比如在全球的气候变化方面、在水资源定价方面可能需要做出的行动和反应更快一些。因为对水的定价存在着定价过低的情况。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补贴了,无论在加利福尼亚、在印度,还是在中国,都必须要开始对水制定一个比较高效的价格。在这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合作,对市场进行更好的监管。

  [马晓河]:第二个问题,我想你提的问题非常好。资源和环境的定价肯定会因为价格的上涨。

  [黄季焜]:我说一下货币政策的问题,我想会控制物价上涨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我们应该把精力用到控制食品价格上涨方面,或者让我们食品生产增多,使市场去反应,这样来降低它的价格。

  第二,我想回应生物能源补贴的问题,我主要是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动态来看,许多研究表明,生物燃烧乙醇加工成本在今后三至五年内会有显著的下降。第二方面生物能源燃料技术,原来我们用生产饲料来做,未来用生物技术作为生物能源原料,通过生物技术来生产生物技术,这可能使产量也会提高。第三方面如果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桶以上,我们知道现在已经100美元以上,很多研究表明,用不着补贴,企业就可以生存下去。

  [韩俊]:我想我们谈论农产品价格中长期的走势,我们不能忽视供求关系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是价格上涨的一些推动因素。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价格下调的因素也是存在的。比如,去年美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增加了18%,是过去90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前不久,我去巴西,巴西的农业部长告诉我,巴西的稀疏草原地区还有六七千万公顷的土地可以用来种粮食,他就告诉我,中国的“米袋子”、中国人的“油壶”是在巴西,所以从短期来看,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有;但是从长期来看,价格下跌的因素也有。但是我认为,最大的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如果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有强大的需求,世界农产品价格会是一个走高的趋势,但不会暴涨和失控,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适度的水平上。谢谢。

  [林毅夫]:你同意先生的回应吗?他认为在美国出现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这样的话,其他国家的粮食价格和玉米价格将会出现一些下跌?

  [彭国瑞]:首先关于布朗先生的评论,我并不认为欧美的粮食补贴扭曲供求关系。我自己认为,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石油价格的上涨。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大豆播种面积的增加造成大豆的价格平缓。我同意刚才一位官员的评论,就是说巴西有足够生产粮食的土地,我们在俄罗斯也看到了这样的情况,这将会使得世界的一些地区从粮食生产的面积增大方面获益。

  如何进行计算?这个计算的方式就是使用好土地。我们有数以千计公顷的土地可以用来生产粮食,比如在巴西。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计算,我们只要在某些领域使用一些新的技术,我们就可以大大降低,甚至降低20%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粮食生长。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加强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增加食品的价值。

  [林毅夫]:现在我们请各位用一句话来进行总结

  [黄季焜]:我把目前全球食物价格提高看成一个未来中国及全球农业发展的希望,我认为没有价格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发展的前途。

  [马晓河]:今后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在世界来说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它属于资源型短缺的国家,上涨是一种趋势。

  [彭国瑞]:技术是答案,授权是问题。

  [韩俊]:我希望中国农产品价格涨上来就不要跌下去,我希望我们不要过多地指责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因为事实不是这样。谢谢。

  [乔驰·冯·布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估。

  [林毅夫]: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些共识,首先,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将会继续下去。因为我们看到了总体供求关系出现了变化,如果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给农民带来受益。

  第一,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投资基础设施和技术。

  第二,我们应该减少贸易扭曲,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扭曲,也要减少有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扭曲,更好的、更有效的实现资源分配,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我认为这对于世界各地贫困的农民来说是件好事。

  第三,粮食价格上涨将会伤害贫困地区的农民,因为他们不生产粮食。

  第四,我们要创造一些机制和政策来帮助受影响的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为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人民提供更好的帮助应对这个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