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所内动态
郜亮亮副研究员在王贵宸同志追思会上的发言(2019-8-15)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9-08-15 10:08:00

 

尊敬的蒋兴祥老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农村发展研究所土地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室的郜亮亮,很荣幸有这次发言的机会,代表农发所青年学者送上我们对王贵宸老师的哀思和无限敬意。需要说明的是,王老师是农发所的老所长,多次听所内老同志提起过老人家,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却并未与老人家有过接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然而,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尤其是这段时间《中国农业经济学70年》书稿写作过程中,多次看到老人家关于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和合作经济等相关领域的著述,深深感受到了老人家思想的穿透力,一名极具创新性和严谨性的社科理论工作者形象浮现在我脑海中。

在准备今天发言的过程中,不瞒大家说,我在网页搜索了王贵宸老师的相关信息,想增进对老人家的了解。可是,除了在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有一篇关于老人家生平和学术思想介绍的文章外,映入眼帘的都是王老师的文章和著作!我想,王老师为人是何其的低调、而思想又是何其的深邃。

通过阅读王贵宸老师的著作,通过与所里老师的交谈,我认为,王老师有很多科研方法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第一,王老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王贵宸老师针对包产到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旗帜鲜明地支持包产到户。在当时争论激烈、质疑云涌的现实环境下,王老师仍然实事求是、不改初心,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为包产到户正名,为推进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王老师坚持深入调查的科研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在人民公社化初期,学界有不少争论。但王老师始终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务实精神,坚持将学问写在大地上,深入农村对人民公社等相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把“用心做学问”和“以脚做学问”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对人民公社改革的认识,最终成为国内最早从理论上阐明人民公社体制利弊的学者之一。

第三,王老师始终心系“三农”孜孜不倦做研究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王贵宸老师工作期间,始终将研究精力投入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上,对相关问题孜孜不倦进行深入调查和理论探讨,即使在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撰写出60万字的《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史》。

作为一名青年农发人,我深深的知道,正是王老师这些老前辈们的开创性努力创造了农发所的辉煌,奠定了农发所的基础。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强盛,中央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研究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战略机遇,我将深刻学习王老师求真、求实的研究风格和工作态度,化悲痛为力量,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引,在院党组所党委的领导下,踏实勤奋,兢兢业业,努力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力量。

谢谢!郜亮亮)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