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学者风采-助理研究员
芦千文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9-08-14 09:58:00

 

 

 

基本情况

芦千文,山东临清人,1989年11月生,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农村组织与制度,聚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组织与制度演变、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等方向。

教育背景:

2006.9-2010.7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本科生

2010.9-2013.7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5.9-2019.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13.7-2015.9 首钢集团党委办公室工作

2019.7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工作

科研成果:

中文

(一) 论文

芦千文崔红志刘佳:《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原因与构建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机制的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8期。

芦千文高鸣:《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轨迹、框架与调整思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5期。

芦千文、刘子涵:《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问题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03期。

芦千文、崔红志:《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提高农牧产品质量的探索与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Z2期。

芦千文、高鸣:《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与创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6期。

芦千文:《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70年发展回顾、演变逻辑与未来展望》,《经济学家》2019年11期。

高鸣、芦千文*:《中国农村集体经济:70年发展历程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10期。

芦千文:《新时代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要求》,《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3期。

芦千文、吕之望:《农户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响应》,《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3期。

芦千文、吕之望:《中国农机作业服务体系的形成、演变与影响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2期。

芦千文、吕之望、李军:《为什么中国农户更愿意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基于对中日两国农户农机使用方式变迁的考察》,《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1期。

芦千文、姜长云:《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历程、特点与启示》,《江淮论坛》2019年第1期。

芦千文、石霞:《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12期。

芦千文、文洪星:《农业服务户分化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路径设计》,《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年第6期。

芦千文、姜长云:《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0期。

芦千文、姜长云:《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美国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历程和趋势》,《农村经济》2018年9期。

芦千文:《涉农平台经济:典型案例、作用机理与发展策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芦千文、张益:《涉农平台经济:新兴模式、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9期。

芦千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涉农平台经济的作用、问题和对策》,《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年第3期。

芦千文:《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逻辑与融合机制设计》,《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第7期。

芦千文: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范围、供给模式和发展对策》,《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年第2期。

芦千文、姜长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属性》,《江淮论坛》2017年第2期。

芦千文、姜长云:《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芦千文、石霞:《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理论视野》2016年第6期。

芦千文:《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的回顾与述评》,《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2期。

芦千文、姜长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江淮论坛》2016第1期。

(二) 专著:

姜长云、芦千文等著:《大国小农国情下的农业出路——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

(三) 报纸、图书章节:

(四) 主持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生产托管的理论探析、模式规范与政策优化研究(批准号:20CGL028),在研。

2.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委托课题:广东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研究,在研。

(五) 其他

联系方式(可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科院农发所邮编:100732;

Email: lu2008qw@126.com;luqianwen@cass.org.cn。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