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南方农村报】给农村民间金融打开镣铐(2008-09-19)
作 者: 叶檀     发布时间: 2008-09-19 07:46:48

  小额贷款公司在浙江试点启动后,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广东地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与此同时,广东省村镇银行试点的筹办工作也已经在恩平市、乳源县两地展开,预计今年年底完成。这些举措能否解农村金融之渴,且看下文的分析—

 

  自从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农村小额信贷试点获得巨大成功以来,农村小额信贷不符合市场化方向,什么贫困人口信用差等一些原本似乎不言自明实则荒谬的理论逐一被攻破。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扶贫经济合作社”创始人之一——杜晓山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放贷给穷人,至今借贷的人数上万,还款率高达90%以上。

 

  中国农村开始允许小额信贷公司试点,开始实行允许村镇银行试点。这是很大的突破,但不妨碍我们做出如下判断,农村信贷是戴着镣铐的民间金融之舞,受到行政、利润、风险控制等多重束缚。

 

        小额信贷公司试点

 

        只贷不存违反市场规律

 

  以农村小额信贷公司试点为例,2005,央行明确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进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成立了7家小额信贷试点公司。此时,恰逢我国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农村抽取资金、撤出大多数县域市场之际,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是政府借助民间资金之力、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空白的尝试。

 

  小额信贷公司受到严厉的限制,甚至违反市场规律。按照银监会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为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共存款,只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款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为工商企业,不需要银行监管部门发牌照。

 

  根据温州金融办主任的说法,小额信贷试点受两条线——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这条底线和严禁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这条“高压线”控制。只贷不存降低了资金周转率,资金使用效率与利润率。

 

        村镇银行受到产权束缚

 

  村镇银行则受到产权的束缚。20061220,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推出村镇银行。与小额信贷试点不同,村镇银行可以贷,也能吸纳存款,银监会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

 

  200731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在四川诞生,这是小额信贷试点的基础上的进步。如四川惠民村镇银行在存款业务上,则与普通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形式、利率都一致。

 

  但村镇银行面临产权难题,按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村镇银行的产权与经营主体辛辛苦苦取得了申请村镇银行的资格,却不得不请来金融机构当控股股东,不得不拱手让出主导权,前人栽树后人采果,利益、产权争夺由此展开。除了对金融机构有益,这样的安排对市场、对农村、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正常发展都不利。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无论村镇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只要定位于商业银行,在赢利冲动下,农民以及贫困地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村镇银行关心的对象。资金还是会从这些地方流到比较发达的地区。”

 

        农村资金互助社处境尴尬

 

  对农村贷款颇有心得的乡村发展协会因为属于社团法人,被排除在村镇银行之外。在四川仪陇县,截止到2007年的13年中,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已经在仪陇县下属6个乡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在17个村发展了资金互助组织。目前银监会的村镇银行只设村、镇两级机构,尚未深入村组,乡村发展协会显然更符合尤努斯农村扶贫银行的本意。

 

  不难看出,有关监管层对于民间金融的风险与冲击以及农村金融的失血,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他们放开口子,又拦上数道闸门,走一步看一步甚至退一步。

 

  更典型的案例是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了缓解农村地区金融难,20071,银监会颁布《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全国不断有“资金互助合作社”获批正式挂牌成立的消息。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缓解农村金融失血的途径,数量多,存贷比高,熟悉当地人文风俗,知道如何利用人情社会与家庭背景控制风险。仅江苏盐城市农工办共审批了57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其中阜宁县有6家。2008年年中,57家合作社共吸纳资金3.95亿元,贷出资金3.16亿元。但当地银监局对此持十分谨慎、怀疑的态度,吸储对农信社的冲击与高存贷利率的风险,屡次上书质疑。

 

  农村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有效利用资金的渠道;民间也不缺失在农村投资的动力,缺乏的是有关决策者对于扎根农村的民间金融机构的信心。事实上,对于农村金融的市场开放程度,是中国本土市场化金融机构的诞生处与风向标,如果农村小额贷款都不能市场化,我们不能指望中国金融的市场化前景。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