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农民日报】耕地红线:既要守数量更要保质量(2010-10-19)
作 者: 江娜     发布时间: 2010-10-19 08:18:15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保障条件。近年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耕地质量的差异对粮食单产有很大影响,不但要从数量上守住耕地红线,更要在质量上保证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

 

  据了解,当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并不乐观,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而同时,耕地质量退化的趋势还在加重。

 

  其中一个原因是耕地占优补劣问题。此前的采访中,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百良曾经告诉记者,修路、建房占用的大多是城市周边水肥充沛的良田,而说到“补”,有的地方在山脚下开块地就说是耕地占补平衡了,“我们知道石头经过上千年才能变成耕地,山脚下的地就算能用,质量也根本不在一个等级。”

 

  耕地质量对粮食生产影响明显,而据有关部门统计,新开垦耕地与占用耕地相比,一般相差23个等级以上,其生产能力不足被占用耕地的30%。近10年间全国约6000万亩占补耕地因质量差距,导致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至少减少120亿公斤。

 

  土壤养分失衡是耕地质量退化的另一“顽疾”。目前,全国耕地中缺磷和缺钾的面积占一半以上,尽管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技术,但实现土壤用养平衡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926日,在江苏省江阴市联业公司的有机肥料生产线上,记者看到堆成一垄一垄的“黑土”冒着热气正在发酵。江苏省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首席专家殷广德介绍说,通过施用有机肥等各种手段,使太湖流域化学氮肥使用量比3年前下降了9.6%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耕地质量的另一有力措施,江苏省江都市承担国家优良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建设了2万亩标准粮田,在标准粮田里,不但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等技术,还建了67公里防渗渠道,以及泵站、砂石路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在浦头镇双丰村,记者看到标准粮田里的水稻长势正旺,当地技术员说,这些措施使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2004~2008年,国家统筹安排资金123亿元,建设标准粮田6000多万亩。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5年来投入规模从1700万元扩大到5.5亿元,实施面积从85万亩增加到2750万亩。

 

  在耕地质量管理上,跨部门的大协作机制正在形成,“占优补劣”现象也有望得到进一步遏制。2009年农业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明确农业部门在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职能。

 

  “‘十二五’时期,在耕地质量建设的重点是要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推动、技术支撑和体系保障,推动大规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努力开创耕地质量建设工作新局面。”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说。

 

  927日在江苏省召开的全国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做了部署。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相关投资向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内容集中,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各地要在实施好已有项目的同时,谋划好新的项目,争取新的资金投入,切实推动耕地质量建设。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模式、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更好地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各级农业部门也要以现有土壤肥料工作机构为基础,强化职能,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体系保障作用。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您是第 访客    - - 招聘信息 - -  投稿热线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85195663

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络室维护